“做农业首先要树立科学观,坚持绿色、生态、循环理念;其次要有敬畏意识,恪守食品安全是农业的生命底线;第三要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这是做大农业产业、抢占市场的不二法宝。”在与德国农业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学习中,农场主曹建强既听到了做好农业的普遍规律,也学到了加强市场分析和研判对做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出生在“中国梨都”安徽砀山县的曹建强,是淮北育之宝生态农场的创始人。作为省级示范农场,多年来也走着与“国际化”接轨的发展路子——曾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对农场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由德国公司负责给农场相关农产品做有机认证……
“在与‘国际’接触的几次经历之后,促使我想与更多的国际农业人进行交流学习,把国外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引进来,提升我们的农场管理水平和农产品品质,引领更多企业共谋发展,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基于这一考虑,曹建强加入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德青年农业实用人才能力建设项目,开启了国际农业交流之旅。
曹建强在查看小羊羔的健康状况。窦园园 摄
“在与德国同行的交流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农业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统计数据的重视与运用。这些数据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其背后都大有文章。他们会用详尽的数据分析问题、解释现象、化解危机、预测趋势。”曹建强说,这一做法对我今后做好农场管理与市场开拓非常有启发。
作为今天小有成绩的农场主,遥想当年,曹建强可是一心想跳出“农门”远离农业的。
在皖北农村长大的曹建强,打小的梦想就是出村进城,做个城里人。而他后来也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入职一家事业单位,从此开始了稳定的市民生活。
立业、成家,每天朝九晚五……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和当初设想的一样。”
工作了几年,有了一些积蓄,生活质量也上了几个台阶,“就这么在城里过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轨迹。”
“或许我骨子里到底不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人生总得扑腾扑腾。”2005年,曹建强一狠心,辞职“下海”了。生意场上多年摸爬滚打,让他积累了更多资本。
“时间飞逝,在城里的日子久了,时常会想起乡下的月朗星稀和鸡叫蛙鸣,怀念跟在羊群后,奔跑在山野间的自由感觉。”当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时,一个念头开始在曹建强脑海里不时闪现——
回乡创业!
怀揣梦想和资金,曹建强毅然决然地出城返乡,重新做回“农民”,决定投资建农场喂鸡养羊,“这或许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和事业。”
2012年,曹建强的生态农场在淮北市的“小马鞍山”破土动工。
当回乡创业、承包3400亩荒山建农场的消息传出后,曹建强的家人反对,朋友劝阻,一些村民也不看好他,“没水、没电、没路,在一座‘三无’荒山上怎么搞农场?在城里过惯了舒服日子,准保撑不过三个月就得撂挑子走人。”
谁说“秀才创业,十年不成?”曹建强不信这个邪,抱定了白手起家、创业建农场的决心。
时光不负有心人。十年荏苒,在鸡鸣羊咩声中,曹建强的农场稳稳地站住了脚,生态养殖规模越做越大,带领更多乡亲共同致富。农场年存栏鸡已从创业初期的5000只跃升至现在的2.4万只,年出售柏树籽鸡蛋180万枚;相关农产品占据本地高端市场份额70%以上,更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农场还摸索出了“柏树籽-鸡-鸡粪-植被”“青山羊-羊粪-植被”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在产业与生态之间,曹建强找到了黄金坐标。农场始终走绿色生态路子,收获了更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荒山绿了,环境美了,山地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如今说起曹建强的农场,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有他带我们搞养殖、闯市场、挣钱,我们放心!”
在农场带动下,当地生态农业蔚然成风,乡村面貌也变换了模样,花园式农场与公园式村居相得益彰,处处生机盎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曹建强又瞄准了下一个十年。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特别是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市场供应却存在较大缺口。这恰恰给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曹建强说,德国农牧业发达,他们在农场建设、土地管理、种质研发、科技运用、动物福利、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继续加强与他们的互学互鉴,对做大做强我们的生态农业大有裨益。
曹建强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的新农人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走绿色发展路子,发力产品创新,“这可不是空喊口号,大家真悟透了、做到了,必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农业整体水平,增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未来还有更多的十年,曹建强决心要做国内生态农业的领跑者,“届时再跟德国的农场‘掰掰腕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