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0日,巴西候任总统卢拉在巴西利亚一次会议上谈到饥饿问题,当场落泪。他说:“如果在2026年任期结束时,每个巴西人都能再一次享用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卢拉的眼泪背后,是巴西的严重饥饿问题。该国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3000多万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约15%的家庭面临饥饿,1亿多人处于某种程度的粮食不安全状态。
有人说,巴西是“最不该挨饿的国家”。连卢拉自己也说,“从没想过饥饿会再次来到这个国家”。这个总共2亿多人口的南美国家,可耕地面积足有27亿多亩,其中还有广袤的平原和大片肥沃的黑土地,因为光热充足、降水丰沛,许多地方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不仅资源禀赋优越,巴西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也不低,位列世界第四大粮食生产国。有报告预测,今年巴西粮食总产量将达2.634亿吨,再创历史新纪录。然而这样一个“老天赏饭吃”的粮食生产大国,却有几千万人口吃不饱肚子,被世界粮食计划署亮出饥饿的“黄灯”,实在令人惋惜。
巴西用饥饿的切肤之痛,给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深重的警示。“粮食安全”这个永恒的命题,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了更多值得关注的要义。
首先,必须要加强对粮食全链条的自主把控能力。粮食安全不只是生产能力的建设,也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巴西虽然有大量耕地和优质农业资源,但很多在巴西土地上产出来的粮食,销售和定价权却被跨国粮商掌握,甚至有些跨国资本的掌控已渗透到生产上游。如果“我的”地盘我不能做主,“我的”粮食也不是我的粮食,就难免导致守着“金饭碗”饿肚子的苦果。而且巴西约85%的化肥依赖进口,今年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巴西主要化肥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引发下游粮食生产连锁反应,进而波及农产品价格。如此种种,都暴露了其在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
其次,必须确保国家粮食政策制定、产业发展的自主权。粮食问题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和资本。巴西虽拥有广阔的土地,但农村土地高度集中,而且很多被外资掌握,大片土地被用于种植高利润的出口作物,影响了国家对粮食市场和物价水平的调控、治理能力。今年巴西田间粮食的丰收,并没有给民众带来量足价稳的食品。对此,英国记者保罗·哈里森40多年前就在《第三世界》一书中写道:“大部分最肥沃的土地本应用来种植粮食以满足国内的需要,现在却为了满足西方的需要种上了经济作物。”40多年后,巴西粮食出口收入全球领先的同时,本国小麦消费约一半仍需进口。
最后,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保护好低收入者的基本权益。粮食危机不一定是因为“不够吃”,还可能是“买不起”。按目前巴西粮食年产量和人口总量计算,国内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高达1200多公斤,远超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理应够吃。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巴西大量失地农民聚集在城市边缘,形成城市“贫民窟”,很多人的工作本就缺乏保障,疫情期间更是因收入大幅降低而陷入贫困。这种发展的“拉美陷阱”导致大量低收入人口的饥饿问题,也再次警示,贫困和饥饿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如有研究者所说,“最贫穷的人遭受更多的粮食不安全”,巴西饥饿问题的根源在于贫困问题。
巴西与我们远隔重洋,但卢拉的眼泪在中国也激起了不少涟漪。这不仅是因为两国的友好关系,还因为中国也曾经历过饥饿的岁月,深知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从之前斯里兰卡国家破产到如今卢拉的眼泪,一再给我们敲响警钟:温饱无忧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粮食安全问题须臾不可放松,粮食自主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不同国家体制不同、政策不同,中国不会出现大量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不会把农业发展的自主权、主动权拱手于人,但却面临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挑战,一些地方也存在资本排挤小农户的倾向,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有受制于人的隐忧……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将面临新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在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持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意识和措施,不断巩固提升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为支撑,确保我们的老百姓始终买得到、买得起、吃得饱、吃得好。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11月15日,世界总人口达到80亿。80亿人口,一个人类。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召开的g20峰会上强调,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深度全球化之中,哪一个国家“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哭泣,都将是人类共同的悲剧。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