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社虽小,却连接着千家万户,如何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
黑龙江省拜泉县坚持以打造“党建引领幸福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创新品牌、志愿服务、暖心驿站三项举措,打造党掌舵、众划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拜泉模式,不断完善民生基础“硬措施”和居民服务“软环境”。
手牵手创新共治品牌
“解民忧 暖民心 永远感党恩”。7月25日一大早,家住育新社区的徐淑珍就走进育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赶制的锦旗亲手交到了社区党委书记张海丽的手中。
前几天的一场急降雨,她担心独居平房年迈父亲的安全。当她扶着老父亲走出家门时,路面的水已经涨至脚踝。
“我一个妇女,也没那么大的劲,背不动。”徐淑珍说。在进退维谷之际,她看到墙上贴的网格员信息。于是她打通电话说明情况,不一会,网格员连同片区民警赶来,蹚着积水将徐淑珍的父亲背到了车上。徐淑珍对张海丽说:“锦旗一定要挂在党群服务中心,才能表达我对共产党的感恩和对网格员的感激。”
近年来,拜泉县各社区党组织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为目标,按照“一网格一党组织、一网格一主题、一网格一特色”设计路径,全面激发“资源在网格整合、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彰显、民情在网格汇聚”的集成效应,先后打造“党旗鲜艳 永放光辉”“东方向党 为民绽放”“‘育’红色文化‘新’基层治理”等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网格共治品牌。组织动员无职党员、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担任兼职网格员,重点关注社区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群以及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社会治安等情况。截至目前,5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先后开展家政服务、民事调解等服务事项100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3600余人次,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肩并肩强化志愿服务
基层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拜泉县卫健局普通干部李佳是单位所在社区的志愿者,当初到社区报到时,李佳主动认领为一个单元的4名老人定期送药。由于4名老人服用药物类型和剂量不同,吃药的时间也不同,李佳便下载了数字乡村手机客户端,并在相关板块将4名老人送药间隔时间准确输入。此后,手机客户端按时弹窗提醒李佳送药时间,不但避免了因工作繁忙忘记送药的情况,也避免了4名老人因服药不及时而产生其他严重后果。
这只是拜泉县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和数字乡村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拜泉县聚焦红色志愿服务,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推动1189名机关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构建组织体系健全、应急响应快速、处突能力高效的小区风险防控机制。每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特点认领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先后开展各项志愿服务900余次,打造“社区 机关”“社区 学校”“社区 医院”等“1 n”共建模式,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帮助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150余件,真正做到“网格零距离、党群一家亲”。
“我们还通过创新建立数字乡村指挥平台,将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在指挥中心集聚整合,逐步实现数字平台融通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区服务提供强大的平台保障。”拜泉镇党委书记刘英君说。
“心连新”打造暖心驿站
在曙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暖心驿站,常常有三五成群的外卖小哥坐在椅子上休憩,室内的空调为这些在炎炎夏日里奔波的小哥们送来了阵阵清凉。
从事外卖工作1年多的刘长林说:“自从设立了暖心驿站,热饭喝水、避暑取暖、上厕所都方便了,暖心驿站真的让人心暖。哪怕在送餐过程中离暖心驿站较远,看到门前贴着相关标识的商户,也能放心地进去加杯热水,上个厕所。”
近年来,拜泉县紧紧围绕群众需求,聚焦“关心暖心聚新”,探索基层治理双向服务模式。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设施”工作理念,打造“文化角 休息区”的暖心驿站8处,免费为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纳凉、应急医疗、书籍阅读等10余项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岗前一刻钟、支部微党课等活动,针对行业法律法规、安全驾驶知识等内容进行线上培训,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政策、法律、税务等方面的问题,为党组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搭建有效平台。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优势,设置暖心驿站“新愿箱”8个,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各社区定期统计并上报心愿清单,引导新就业群体当好民意“信息员”、文明“宣传员”、治理“监督员”,凝聚基层治理新力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