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收获季节,当地姜农在清理刚挖出来的铜陵白姜。
中国是生姜大国,不少省份地区都种有大面积、不同品种的生姜,为何唯独安徽省铜陵市白姜种植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日前,记者走进有着6000亩白姜的铜陵探寻其中奥秘。
立冬前后正值铜陵白姜“上姜阁”之际,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主人盛义武此时异常忙碌。他告诉记者,每到立冬前后,姜农都会把精挑细选的姜种送入姜阁,他们称之为“上姜阁”。
姜阁为土墙瓦顶建筑,外形如同碉堡,高约6米,分上下两层,底部呈正方形,有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和生火。上层为储姜室,姜农需借助梯子从底部沿着狭窄的洞口爬入,用荷叶将姜种包裹,再铺上茅草层层整齐摆放。从立冬到来年清明的5个多月时间里,不论白天黑夜,盛义武都要不断进入姜阁观测温度、添减柴草,以便更好地为姜种去湿、保温、催芽,直到“下姜阁”,这便是铜陵白姜独特的“姜阁保种催芽”技术,这也是铜陵白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艺,为古代当地姜农独创,已传承千余年。
“等来年清明时节,姜种萌发出玉米粒大小的姜芽时,我们再将姜种从姜阁中取出来,但在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我们就要开始‘踩姜垄’。”世代种植铜陵白姜的姜农程义荣两次种出“姜王”,今年留了7500多公斤的姜种,可供种植30多亩。他告诉记者,“踩姜垄”就是用锄头和铁锹在姜地上开沟,沟深在30到35厘米之间,沟壁呈六七十度的南陡北斜斜坡,之后再用力将沟壁踩严踏实,待清明前后便可将姜种播种下地。
“踩姜垄”是高畦高垄栽培技术中的一项。当地姜农根据白姜喜温湿、怕旱涝、需肥量大等生长习性,结合当地春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发明了高畦高垄栽培技术和生姜生长期内多次施肥培土的技术。待姜垄踩好,经过多次施肥培土,使原来的沟变成垄,原来的垄变成沟。这种沟垄交替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及时排水防涝,为姜块创造黑暗、湿润的生长条件,还可以保障白姜生长期的养分需求,确保铜陵白姜的优良品质。
铜陵姜农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铜陵白姜种植栽培技术,还将其总结凝练成形象生动的农谚。其中,“栽在沟里,收在垄上”说的便是高畦高垄栽培,而“端午盖顶,重阳见天”则是对芭茅搭建姜棚遮阴技术的形象概括。
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姚继贵告诉记者,铜陵白姜喜阴,怕阳光直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的铜陵姜农就地取材,利用山上木材和芭茅搭建姜棚遮阴,随着生姜的不断长大,对光照的需求越来越大,芭茅不断腐烂掉落,姜棚的透光性也越来越好,正好满足白姜整个生长期的光照需求。而芭茅经日晒雨淋,遮光率逐渐变低,这与白姜生长对光照的要求“苗期三分太阳七分阴,后期七分太阳三分阴”相辅相成。
在铜陵白姜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两项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唯独芭茅搭棚遮阴技术在运用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姚继贵解释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铜陵白姜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不少姜农为了减少搭建姜棚时投入的人工和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逐渐用遮阳网取代芭茅覆盖姜棚。近年来,为了大力传承传统种植技艺,有效保护区域品牌,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这项传统的栽培技艺逐渐回归姜农视野。
地处长江边的铜陵,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当地特有的白姜。在这片位于长江沿岸、江南一隅的土地上,种植白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陵白姜有着千百年来的传承。北宋典籍《本草图经》记载:“姜,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由此可见,在当时铜陵所属的池州府,铜陵白姜已经以优良品质闻名于世,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事实上,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曾在宋、明、清时期被列为朝廷“贡品”。
铜陵白姜的优良品质,除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造化外,更离不开在千百年传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种植系统。其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搭棚遮阴生长三项栽培技艺是铜陵白姜独特种植技艺的精华所在,是世代姜农在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中总结出的农耕智慧,并被形象概括为“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阴,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诀。
一个产业要发展起来,必定离不开一群心系情牵的人。
已过七旬的铜陵市原政协主席王纲英是铜陵白姜发展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铜陵白姜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对于这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种植白姜、挑着担子上街叫卖。种姜卖姜的辛苦可谓历历在目,而且深刻体会到铜陵白姜的好处,如果有感冒受寒腹泻,吃几片生姜就能慢慢转好。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王纲英发起成立了现如今的铜陵白姜研究会并为这个产业奔走呼告。由于铜陵白姜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外地生姜也开始流入本地市场以次充好。为了保护当地白姜发展,生姜上市期间,每天早上5点多钟,王纲英都会到市场上去“打假”。除了保护姜农以外,他还挖掘白姜文化、组织产业链抱团发展等。“铜陵白姜的开发利用还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王纲英说。
佘家贡姜厂的负责人金如林是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在大通镇流转了百余亩土地作为姜厂的种植基地,现已成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生产制作的铜陵白姜采用的是祖传技艺,目前已开发出20多个铜陵白姜品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铜陵白姜文化,他还投资200余万元创办了500平方米的佘家贡姜书法院和佘家贡姜非遗馆。在这里,不仅能看到铜陵白姜种植和加工技艺,还能通过书画家的作品近距离感受铜陵白姜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如林表示,铜陵白姜属于小众行业,做这个行业说到底就是要坚守,只有守正才能出奇。
在铜陵白姜文化馆内,有关白姜种植生长的全过程用模拟沙盘的形式在院落里展示着。馆内有关铜陵白姜的保健功效、历史文化、习俗活动、开发利用等用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铜陵白姜研究会的工作地点就在文化馆二楼。副会长刘家有经常召集姜农、加工企业等各方代表商讨产业发展大计。他认为,铜陵白姜不仅要把知名度打出去,种植环节还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让生姜的产量增长上去。保持白姜的优良品质,同时还要增强市场意识。“我们的姜农非常传统,甚至是缺乏市场意识的。比如说,我们在市区专门设置了铜陵白姜的定点销售区,但当地很多姜农已经习惯了加工企业上门收购。一旦市场不好就不知道去哪里销售。”刘家有建议,未来一定要走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从多方面挖掘价值。
铜陵白姜虽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同样难以脱离农产品供需循环的“怪圈”。去年大旱,生姜产量低,白姜收购价格高,姜农们减产不减收,大伙儿对生姜的种植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谁知道今年大丰收,生姜价格却大幅跌落,一时间价贱伤农。为了保护姜农,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发动机关事业单位集体购买白姜帮助姜农。
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崔光庆告诉记者,未来铜陵白姜的开发利用还要从多个方面加大。首先就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铜陵白姜的益处。其次是加大种子资源保护,加大姜阁建设投入,鼓励姜农育出好姜种;强化姜瘟病防治,降低白姜病害发生;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开辟白姜专区等。
星月更替,铜陵白姜在岁月的长河中却不曾改变古老的种植习惯与种植方式。沉睡的是遗产,开发的才是资产。未来的铜陵白姜如何在“不变”与“变”中开拓创新、守正出奇将成为一道有待实践探索的大课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丹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