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鸽业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鸽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11月27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鸽业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孟加拉国、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20位专家学者,以及线上和线下的鸽行业代表等共计近万人,围绕鸽育种、营养、疾病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和探讨。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鸽子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来自埃及的博士阿斯玛(asmaa)在其报告中提到,鸽子是埃及的传统菜肴,在婚礼中作为主菜。来自伊朗的专家介绍,鸽子是伊朗文化的一部分。教授阿里(ali)长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合作开展鸽基因组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此次论坛活动,阿里做了题为“鸽子的驯化和进化”的报告,讲述了“一带一路”国家不同品种鸽子的驯化和演化进程。
其他国内、国外专家也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工作。巴基斯坦专家阿卜杜勒(abdul)介绍了该国鸽业面临的挑战,他认为专业化新品种的选育、规范的饲养标准、科学的疾病防控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鸽业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挑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鸽养殖学科带头人王铮介绍,育种技术是鸽业的“卡脖子”问题,该所开展了基因芯片的研究工作,期待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解决育种难题。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程晓仙介绍,鸽子在我国已经成为继鸡、鸭、鹅后的第四大家禽产业,但是鸽业科技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养殖数量不断递增,但每对种鸽出栏数下降等问题。联盟将以战略研究、科技引领、产业升级为己任,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养鸽业,把小鸽子做成大产业。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一带一路”鸽业论坛,将会推动鸽文化的传播普及、鸽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悉,目前畜牧领域的鸽子研究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学科,开展研究的单位不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已有10多年的鸽相关研究经验,取得可观的成绩。2019年,该所在全国率先成立鸽养殖研究室。下一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将优化基础学科的建设和布局,支持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加大对鸽子研究的支持力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