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雪域高原人民健康——西藏自治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掠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西藏,让人魂牵梦绕的雪域天堂,它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但美丽的背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导致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给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小的挑战。1959年的西藏总人口为122.8万人,人均寿命仅有35.5岁。
近年来,随着各项事业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总人口增长到364.81万人,人均寿命达到72.19岁。10月中旬,记者走进拉萨市的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那曲市人民医院,了解当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的生动故事。
守正创新 将藏医药发扬光大
“大家请看,这幅图为藏医治疗‘树喻’图,4条树干分别代表饮食、起居、药物、外治4种疗法。藏医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出发,遵循的治病原则是先饮食和起居的调节,后用药物和外治的疗法。这非常符合现代健康养生理念,也是我们当下应该积极挖掘、传承、弘扬的藏医药优秀文化之一。”近日,在西藏藏医药大学的教学唐卡室,该校藏医系2021级学生李毛卓玛对照着橱窗里的医学卷轴挂图,向记者介绍藏医学的治病理念。
在西藏藏医药大学的教学唐卡室内,李毛卓玛向记者介绍其中一幅藏医学唐卡。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摄
李毛卓玛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道帏乡古雷村,因多次目睹四川、甘肃等外省病患人群跋山涉水到乡里寻藏医治病,她从小就对藏医药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高考后,她选择来到西藏藏医药大学,并在入校后成为藏医药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真正接触以后,才发现藏医药跟自己想象的挺不一样的,一方面比自己想象得更加博大精深,需要不遗余力地宣传、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藏医学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先进的医学知识和理念,进行融合创新。所以要想学好藏医学,挑战还是挺大的。”李毛卓玛说,“但我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藏医,治愈更多的病患。”
据了解,目前西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从2012年的50%、71%、15%提高到100%、94.4%和42.4%,民营藏医医院从2家增加到13家,中(藏)医诊所备案138家,基本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覆盖全区的藏医药服务体系。其中,西藏藏医药大学作为全国唯一单独设置的藏医药高等院校,累计培养7600余名藏医药专业人才,为保护、传承、发展藏医药提供了人才支撑。
费用全免 让残疾人康复无忧
“平时要注意卫生,多做热敷加强血液循环,防止截肢残端感染。”在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假肢取型室内,辅助器具中心主任强巴白珍对前来更换假肢的觉啊说。
觉啊在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假肢取型室内进行取型。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摄
觉啊今年55岁,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白玛镇日吉村村民。4年前,他的右小腿在一场车祸中损伤严重,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想要靠自己走动,只能拄着双拐或者乘坐轮椅。半年后,昌都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下乡筛查时,发现了觉啊的情况,并告知他可以免费到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装配假肢。于是,觉啊前往拉萨市,在经历了前后5天的取型、假肢制作、步态训练等程序后,他的右腿得以“重获新生”。
“曾经我以为我再也站不起来了,没想到碰上这样的好政策,不仅免费为我装假肢,还免费提供步态训练、假肢更换等贴心服务,我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我们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觉啊说。
在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ot(作业疗法)训练室内,轻度脑瘫患儿正在接受治疗。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摄
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布顿珠介绍,该中心于1999年成立,是自治区唯一一个集社区康复指导、肢体残疾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智力障碍与孤独症康复、低视力康复、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及辅具适配、假肢矫形制作为一体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除提供定点服务外,中心还联合市级康复机构,定期赴全区74个县(区、市),边境一线和高海拔易地搬迁点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已达到国家二级残疾人康复机构标准,康复服务项目全部都是免费的,每年提供各类康复服务上万人次。
组团援助 提升高原医疗水平
“感谢医生救了我孩子的命。”今年5月,一名急性喉梗阻的患儿深夜从那曲市聂荣县转入那曲市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时病情危重,一度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危急时刻,“85后”儿科医生郑皖亓和科室的医护人员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手段挽救了生命。出院那一刻,孩子的家长向郑皖亓献上了锦旗和哈达。
作为辽宁省第五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的一员,郑皖亓于2021年初主动请缨,从海滨城市大连奔赴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市支援儿科建设。抵达那曲后,她发现当地儿童患重大疾病概率高,新生儿早产率、死亡率高。因此,她将打造危重儿童与新生儿救治中心作为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申请了危重症儿童救治中心所需的设备,带领科室运用多项新技术,填补当地儿童救治医学空白,规范诊疗操作,打通危重儿童转运通道,完善转运机制。两年来,儿科病房完成了升级改造及扩建工作,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自2015年开始,在中央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从北京、上海、重庆、安徽、广东、辽宁、陕西等7省市派出医疗专家,组成8支医疗队,对西藏自治区的8家医院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有效提升了高海拔地区的医疗水平。
8年来,辽宁省先后选派6批135人次优秀骨干专家,以每年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项目,采购核磁共振、128ct、远程会诊平台等设备,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救治中心、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120急救中心,帮助那曲市人民医院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在行政管理、医疗技术、学科建设、高原病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除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先进技术和科研能力外,我们还积极落实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举措,实现‘输血式’人才支援到‘造血式’人才培养的转变,致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带教本地医护人员200余人次,培训医护人员560余人次,深入学校、社区、乡村、企业提供义诊服务7000余人次。”那曲市人民医院院长、援藏医生贾祝强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