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官亭村苹果的“酸甜”事-人生就是博官网

农民日报社主办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深壹度 详情
接官亭村苹果的“酸甜”事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张燕
  • 作者:高文 黄慧 侯雅洁等
  • 2023-11-20 20:50:00

“站在山头,山下是红红火火的苹果和红红火火的人。”这是鞠德春、燕玉京和江永清心目中未来接官亭村的样子。

说起苹果,你一定知道烟台苹果。如今,历经6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烟台市的苹果已名声在外,其主产区栖霞市也被称为“苹果之都”。要论我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则要数栖霞市接官亭村。

“青山绿水美如画,革命红果代代传。”这是江永清开办的神富庄园墙上的标语。36岁、瘦瘦高高的江永清如今是接官亭村的苹果种植大户,也曾是接官亭村党支部委员。从江永清的曾祖父江元起开始,家里世代都在为苹果而奔波。

苹果冷库里,工人们正在进行装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郭诗瑀 摄

作为第一个烟台苹果的“诞生地”,接官亭村经历了哪些沉浮?如今,烟台苹果早已不再“一家独大”,在苹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接官亭村如何接续发展壮大苹果产业?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饭后一苹果”

“我是从烟台市里一路乞讨到接官亭的,刚到接官亭时,在山洞里住了3个月。”在接官亭村92岁老党员陈贵花的家中,陈老拉着记者的手诉说着当年的不易,“当时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饭后一苹果’,多亏了党支部带头干,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接官亭村是有名的佃户村。村里六七百口人就有50多个姓氏,吃不上饭是常态。

转折来自苹果产业的发展。

1950年,国外专家来栖霞调研,发现栖霞的地理环境、气候适合苹果生长——地处北纬37°苹果黄金种植带,位于环渤海湾苹果的优势主产区,全年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秋季昼夜温差大。

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与华东军政委员会加强老根据地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山东省政府给莱阳专署拨款1.5亿元(旧币),购置果苗5万株,分发到栖霞、栖东、招远、蓬莱、黄县、平度等六县,以扶持革命老区发展。

在自然条件和中央政策的双重加持下,1953年,接官亭村领回了3000棵左右的小国光品种果苗,开始发展苹果种植。

但一开始,苹果种植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20世纪50年代,吃饭都成问题,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填饱肚子,种苹果是闻所未闻。

“咱这个地方以前山地种水果,坡地种粮食,以粮为纲。”陈贵花描述起当年的情景,那个时候还是大力提倡种粮,一亩地能产1200斤小麦,为了备战、备荒,于是“深挖洞,广积粮”,集体大仓里存满了粮食。

村民不接受种苹果还有另一个原因。种粮食当年就能有收入,而苹果最少5年才能挂果,5年时间,苹果能长到什么程度、能卖到什么价钱,都是未知数,老百姓并不认可种苹果。“当时有人抵触种苹果,前脚种下苗,后脚就有人拔苗、毁苗的情况时有发生。”陈贵花说。

村民不接受,党员就带头干。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接官亭村苹果产业发展的关键。

时任供销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江元起是接官亭第一个带领村集体种苹果的人。在江元起的带领下,接官亭村建立起栖霞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听党的话”是江元起当年的口头禅。

“最开始是三户半的村民成立了一个互助组。”陈贵花热泪盈眶,“当时是寒冬,江元起带领大家迎着刺骨的西北风,挖树坑、种苹果。苹果坑要挖六十公分深,五十公分宽,大家伙渴了就喝凉水、饿了就吃凉饭,谁都不回家吃饭,拼了命也要把活干完。”

接官亭苹果结果的第一年,在供原济南军区的同时,也送到了北京给毛主席。195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接官亭农业合作社写来回信:“寄给毛主席的苹果和信都收到了,谢谢你们。”这封回信更加坚定了接官亭村民种苹果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江元起的带领下,接官亭的苹果种植面积扩展到六七十亩,接官亭也因苹果产业富了起来。

“当时村里有4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工明确,种粮、种果树、搞外汇、做买卖。咱村那会1200来亩地,一个队300来亩。”陈贵花说,每个大队年底按照劳动量分红,大家相互追赶,村里就富裕起来了。

说起党支部发挥的作用,更多还是体现在凝聚力上。

“当年,周边的村就是一盘散沙,大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能吃饱饭就不错了。”陈贵花说,但接官亭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因苹果产业发展了起来,成了当时有名的“富裕村”。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善。“之前是草房,一刮风下雨,屋顶都掀起来了,有钱了就开始盖房子,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从土房变瓦房了,甚至还建起了礼堂,这126间房就是当年大队盖起来的。”陈贵花指着家门口的一排房子告诉记者。

接官亭村的集体化发展模式,成了全省学习的典范。“当年,全省的大学生都来接官亭学习怎么走集体化,如何引领共同富裕。”陈贵花的儿子、两任接官亭党支部委员燕玉京说,老一辈的实践充分说明,要想实现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村子的建设上来。对于他们现任党支部成员而言,也应思考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栖霞大地无冬歇,地冻三尺照样干”

在江元起的曾孙江永清家中,记者在一份当年接官亭大队给上级的油印材料里看到:1974年,接官亭大队集体存款73万元,4台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2台2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两台推土机,两辆解放牌汽车,13辆马车,基本达到机械化。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桂法于1974年开始当大队长,他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接官亭村就接上了电,通了自来水。

“年终的时候,接官亭所在的桃村大队分红,大队有6000多人反而没钱,得到接官亭来借。当时接官亭才1000多人,村集体收入比桃村要高得多,年底社员每年分红300多元。”刘桂法回忆,20世纪70年代是接官亭村最辉煌的时候。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辉煌,是党支部带领村民一步步干起来的。

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接官亭来说,种苹果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土地——接官亭村位于胶东半岛,属于丘陵地带,泥土少,土层浅,平地得种粮,坡地又没土,怎么办?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地,就开荒山。

地里的土,是大队用小推车一车一车从山上运到山下的。

“妇女在前面拉土,我们在后面推。妇女老人先翻地,几个会打石头的年轻人垒墙。大年三十那天,妇女们还得干一上午,下午才回家包几个饺子。”回忆起当年带领村民“移山”的日子,刘桂法神采奕奕:“当时我们的标语是‘栖霞大地无冬歇,地冻三尺照样干’,为了开山,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其实最遭罪的还是他们那段时间,现在接官亭的土地大部分是两届党支部带着村民一点点开荒开出来的。”江永清感慨道。

有了地,水又从哪来?

“以前靠天吃饭,下多少雨就存多少水,不下雨庄稼就干死了,苹果更需要浇水。”刘桂法说,随着农业不断发展,水资源成了制约增收的掣肘。

没有水,就开渠。

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党支部决定开凿水库。

“同志们抬起来啊,加油干啊!哎嘿哟!”刘桂法挥动着双手,向记者展示起当年带领大家一起干的场景,为了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党支部带领村民选择地形好的山沟,人工开凿水库。4个人一起抬一块石头,1个人喊口号,大家共同用劲。“不靠老天靠自己。水库建好以后,下雨时存好水,不下雨时就从河道里往水库倒水,这样老百姓种地就能有水了。”刘桂法说。

“我们村当时在烟台都算是水利化条件比较好的了,有2个容量2万立方米的水库,1个容量5000立方米的水库,还有2个容量2000立方米的大平塘,比周边的村都多。”燕玉京回忆说。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正是两届党支部书记一届接着一届干,才为接官亭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石。

但如今,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率低的现象在接官亭普遍存在。谈到接官亭的土地现状,陈贵花的眼角留下了泪水。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尽管接官亭村的苹果产业经历了辉煌的时期,但随着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三老”问题等日益显现,苹果产业的发展一度经历了停滞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烟台苹果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从1982开始,接官亭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苹果树,不少农民“转身”争做果农,成为最早一批“万元户”。

“当年,苹果收获季村民在家收苹果,10月到次年4月就去工厂打工,老百姓的日子也算过得不错。”燕玉京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村民70%的收入都是来自苹果。

这一时期,接官亭村的苹果种植面积也迅速发展。1983年在接官亭北山地区发展小国光、青香蕉等品种,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了70多亩;1988年发展到100亩左右。“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红富士种植,第三批口粮田完全放开后,接官亭开始大规模种植苹果。”刘桂法说。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烟台苹果种植面积达230万亩。“那时候,是烟台苹果发展最疯狂的时候,邻村大量种植新品种苹果。但接官亭由于频繁分地,苹果产业发展反而进入了停滞期。”刘桂法说。

接官亭村苹果耕地总量有限,一家一户种植必然会导致土地分散。

“邻村一家种10亩地,我们村一家只有3-5亩地,大约有5-10棵果树。”燕玉京告诉记者,分散种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管理和技术跟不上,砍伐果树的事情时有发生。

接官亭土地也变动频繁。1997年,接官亭境内开始修建铁路,土地由此重新分配,“由于分配时要考虑到土地好坏,村民的土地并不连片,导致土地更加分散。”燕玉京说。

接官亭村民刘香君是苹果产业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当时,刘香君分得了3亩地,由于农业方面要缴纳特产税、治理税,种植苹果收益不高,很多农户不愿意种苹果,刘香君便以担保转让的形式,从其他农户那收了2亩多土地。“但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果园都是粗放式管理,优质果产量不大。”刘香君说,1998年实施农村土地30年不变政策之后,苹果种植面积才开始稳定下来。

但当时苹果市场也不规范。“那时候,苹果的销售模式是收购商来村里收购,先把苹果收走,苹果卖完后再给农户钱,收购商要是赔钱了,农户辛辛苦苦种一年苹果,一分钱都得不到是常有的事情。”江永清告诉记者,后来,苹果销售慢慢市场化,有了“二道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农户卖苹果才有了保障。

大规模扩种导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苹果大规模发展种植,尿素等化肥开始大范围使用,导致田地土壤酸碱化严重。“自2000年开始,不仅是接官亭,包括烟台苹果质量都是越来越差,口味也不好。”江永清说。

质量的下降,导致烟台苹果口碑下滑。“当时烟台苹果种植户只追求产量,不论品质如何,只要有收购商收购,不管颜色好不好、苹果熟不熟就采摘。”江永清介绍,这就导致烟台苹果口碑被破坏,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品质好的苹果价格在每斤1.1元左右,最便宜的只有五六毛钱。

也是那时候,苹果竞品兴起。阿克苏苹果、陕西苹果异军突起,烟台苹果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官亭村苹果产业的“三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产量和品质下降。

树老、品种老是接官亭面临的普遍问题。“现在的果树都是2000年左右栽种的,大部分果树树龄达到了20-30年,老果园、郁闭园面积大,需要更换新品种,然而新老交替必然会影响村民的收益。”江永清说。

江永清夫妇俩在温室大棚里疏果。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郭诗瑀 摄

当然,很多村民选择伐树。“其实近几年,整个栖霞苹果的种植面积是呈现下降趋势的了。从接官亭的产量变化来看,种植面积也是在明显下降的,如果过15年,再想吃栖霞苹果,或许并不是三五块就能吃得到了。”江永清说。

此外,接官亭人老问题也很突出。接官亭村目前常住人口年龄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三四十岁左右年轻人的村里只有8-10人,苹果种植主要靠传统的种植模式,效益并不客可观。相较于老一辈对土地的热爱,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工作、求学,对果树种植的兴趣并不大。接官亭的苹果产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燕玉京告诉记者,接官亭有一个苹果种植大户,承包了70亩土地,现代化设备也建设好了,但是他的儿子在城市上班,不愿意返乡接手果园经营,“如何能让几代人衔接起来,是接官亭苹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燕玉京说。

“苹果产业属于栖霞的支柱产业,种苹果也带动了果箱、塑料框、网套、果袋、化肥厂、农药厂等苹果相关产业的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必须重振接官亭的苹果产业。”燕玉京说。

“红红火火的苹果和红红火火的人”

多重难题之下,接官亭村苹果产业亟须二次转型。如何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怎样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桎梏?

要想让“老树发新芽”,年轻血液的注入很重要。

2014年,江永清的回归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

在江西南昌市做果品贸易的江永清回到接官亭继承家业,干起种苹果的老本行,还当选了村委会委员。尽管没有经历过接官亭的辉煌,只是从老一辈人的讲述中了解到接官亭的过去,但对于如何改变当今接官亭现状,江永清却看得很透彻,“必须把老百姓的土地集中到一起种苹果,村集体才能有收入,才能重振辉煌。”

接官亭村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破题之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重塑接官亭村苹果产业竞争力。

神富庄园合作社制定的品牌logo和标语。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侯雅洁 摄

2014年,时任村委会委员、现任党支部书记鞠德春与燕玉京、江永清共同发起成立了栖霞市神富果蔬专业合作社,由江永清负责经营。大家一致认为,把土地集中在一起,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化肥、农药、技术、统一销售,发展集中化、规模化种植,接官亭村的苹果产业才能有出路。

在党支部的规划和带领下,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老百姓不种,土地就荒废了,外地人来村里租地一亩地租金是300元,我们给村民500元。”江永清介绍,一开始只想把自家地开荒,但是村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还挺大,承包的面积也就慢慢扩大了,当年承包了70多户村民的土地,如今发展达到了200余亩,占接官亭苹果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尽管将村民的土地集中在了一起,但经营起来仍困难重重——承包的土地全是荒山,发展苹果种植需从零开始。于是,江永清像老一辈一样,开始铺管路、建泵房、修水库、盖房子、买树苗。

第一步,开山。江永清雇用了4台大型挖掘机,从2014年11月底开始,把山全部深翻,“能翻多深翻多深,没有用任何肥料。”江永清说,土层下的石头翻上来了,我们就开始捡石头,合作社花费126万元,把山上的地全翻了一遍,还修了一条便于通行的路。

“开山的那年,是苹果树苗最贵的一年,一棵35元,我们购进了4000多棵苹果,用3-4个月的时间种下了第一期苹果树,合作社发展开始步入正轨。”江永清说。

革命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干农业缺水不行,最难的是,2015-2017年,刚种上苹果就遇到了三年大旱。为解决缺水难题,我们把水装到桶里,用两个施肥枪,一点一点往树根里边刺水。”江永清说,从早上四五点一直到晚上,累了就在地里眯一会。“我们那会就仿佛站在东方明珠的塔上,上不去也下不来。”

“与天斗,其乐无穷。”回忆起开山时的艰苦岁月,江永清不由得这样调侃道。

“一开始,灌溉的方式是用总水管抽水,但后来意识到大水漫灌肯定不行,就开始修水库。就和当初的老爷爷他们打拦河坝一样,其实就是在山里建个水沟,把下雨时山体的水贮存起来。”江永清说,后来,在果园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浇水装备,情况才得以改善。

“再怎么艰难我也不能垮,老百姓得看见我做出成绩、赚到钱了,他们才愿意跟着我继续种苹果。”江永清说。好在付出有了回报。合作社的果园2018年开始挂果,从当时三四万斤的产量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万斤,老百姓最初的希望成了现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开始在接官亭生根发芽。开山时,合作社争取到了30万的扶持资金,老百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企业 农户”的模式带动接官亭苹果产业发展。“每年合作社会给村集体8500块钱分红,等到合作社有了收入,也会给村民分红。”

如今,江永清等人越来越意识到,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品牌化、高端化道路。“2016年,合作社注册了品牌logo,logo上的形象以江元起的漫画画像为原型,手捧一颗‘心’形状的苹果,代表1颗红心跟党走。整个logo里共有9个苹果,寓意长长久久。”江永清得意地说。

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还通过扩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户种植。“我们在江西南昌有专门的销售档口,除了销售合作社的苹果,每年还可收购周边农户苹果400多万斤。”江永清说,通过制定销售标准,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乡亲们种苹果的技术有所规范,种出来的苹果质量也有了保证。

现在合作社的山上除了苹果,还种起了大棚樱桃,发展现代农业。“你看我时不时都要看看手机,可不是干别的,是在调控大棚里的温湿度指数。”江永清告诉记者,如今大棚里安装了各种智能设施,动动手指就能给樱桃放风。“发展现代农业也是为了吸引年轻人,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农业也可以很高科技,不再是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了。”

“通过合作社发展,一方面是想进一步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村里的老年人可以来村里打工,老有所养。”说到未来的发展,鞠德春告诉记者,以后会继续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道路,跟农民合作,把农民的土地规整起来。

目前,合作社还开发了120亩土地,以2亩一个棚算,可以建60个大棚,种大棚的收入可以给集体分红,集体有了收入,老百姓也能得实惠。“今年57岁了,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像齐永民一样,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在合作社实现就业。

“站在山头,山下是红红火火的苹果和红红火火的人。”这是鞠德春、燕玉京和江永清心目中未来接官亭村的样子。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黄慧 侯雅洁 见习记者 胡燕俊 郭诗瑀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农民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