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千村一面 坚持量体裁衣 ——“千万工程”习得录(四)-人生就是博官网

农民日报社主办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三农学习谈 详情
不搞千村一面 坚持量体裁衣
——“千万工程”习得录(四)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 2023-06-29 07:40:12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外地的经验可以学,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量力而行,防止贪大求洋,盲目攀比。”

  诗画江南,千村千韵。“千万工程”二十年,造就了之江大地万千美丽乡村。一村一画,各美其美,既体现了江南鱼米之乡、山水浙江的风采特色,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有机融合的美好愿景,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整治美村、富民强村之路。回溯历史,如果说“千万工程”二十年积累了一座精神的宝库、经验的富矿,那么其中一条熠熠闪光的宝贵经验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千万工程”启动伊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这一重要的方法论,他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外地的经验可以学,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量力而行,防止贪大求洋,盲目攀比。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明确指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正是因地制宜的必然选择。”及至全国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作出的批示中又一次强调,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从浙江实践到全国推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重要的方法论一以贯之。也因此,“千万工程”绘就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魂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异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不能套用一种或几种模式,也不可能东中西部同步走、步子迈得一样大,必须量体裁衣、精耕细作,才能朝着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目标稳步向前。

  要科学谋划,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规划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要像重视城镇建设规划一样重视农村建设规划,注重长远,量力而行。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乡村特色,体现不同地域乡村的特点,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理念,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要尊重实际,分层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一样,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不一样,城郊型与纯农业村庄也不一样。不能崇洋、崇大、崇快,违背民意、劳民伤财;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千篇一律。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和适应本地特色、文化传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让更多村庄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丽村庄。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还要把握好两对“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把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观光休闲业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比如,特色工业村可以按照工业区与居住区逐步分离的原则规划建设,平原农区则按照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的要求进行整治,丘陵山区的村子要充分利用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休闲农业。总之,要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建设路子,推动乡村特色经济、绿色产业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我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植于广袤乡村,在建设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建成更多体现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村、特色古村,做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

  乡村是生产空间,也是故土家园。只有坚持因地制宜,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乡村特点,才能不丢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描绘出一幅千村千面各有不同、和美乡村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