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吉安渼陂古村为例-人生就是博官网

农民日报社主办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观点 详情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吉安渼陂古村为例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王琳 曹跃
  • 2024-02-23 20:37:47

以传统建筑为依托的传统村落,承载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悠久历史和智慧结晶,是中华农耕文明多重形态交叠共存的统一体。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性文件,多处提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将其作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内涵与价值,做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西吉安渼陂古村多年来秉承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古村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的理念,全方位对古村改造提升,创新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机制,在乡村全面振兴大背景下赋予传统村落全新生机活力。

一、渼陂古村保护和开发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渼陂古村的总体发展路径,可概括为以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为中心,文化建设、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充分反映了因宜改造、存古传风的核心思想,在开发实践中特别重视通过古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修缮和功能性规划利用,实现传统生活空间与旅游聚集区域的时空重叠。

(一)渼陂古村历史文化背景

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是江西省目前保存赣派建筑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始建于南宋初年,兴盛于明清,标新于近代,距今已历千年岁月,以传承有序的村史和明清古建筑为突出特色,融江西祠堂文化、中式传统建筑、民间雕刻艺术、红色历史遗址为一体,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渼陂古村是庐陵文化的记录者,至今保存367栋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书院、祠堂、民居、牌坊等各类历史建筑错落有致,精美繁复的石雕、木雕在古街长廊随处可见,彰显了渼陂古村“文武合一、耕读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独特文化魅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催生出国家级非遗项目彩擎、省级非遗项目烟花傀儡、市级非遗项目古法酱油酿造技艺和西竺唢呐制作技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

渼陂古村也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作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中共党史上著名的“二七”会议曾在此召开,制定颁布了土地法,是全国土地革命运动的重要历史地标,目前仍保留有红四军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等一批革命家的旧居旧址。古村还诞生了梁兴初、梁必业和梁仁芥等三位共和国开国将军,《闪闪的红星》《决裂》《山重水复》《井冈山》等一批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现今作为闪闪红星研学基地,以红色基因滋养育人沃土,赓续精神血脉。

(二)渼陂古村保护开发现状

渼陂古村保护开发的核心目标,是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者,在注重传统建筑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对渼陂古村环境设施进行系统性、长远性、创造性的改造升级,让古村风貌保护和现代社区发展建设有机结合、互为相长。

一方面,强调基础设施与功能配套相齐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面改造核心景区周边及主游线上房屋,综合整治古村内外、水上水下及周边环境,务求整体上的和谐。实施水网治理工程,对富水、渼水、村内28口水塘进行水质改造,完善地下水系管网。建设现代化供能系统,扩充电力容量,全面推动强弱电下地,改善消防系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修建游步道,开展厕所革命。完善景区功能配套,全面推动古村环境由核心景区向周边、由薄弱向完善、由整洁向美丽转变。兴建2.65万平方米的渼水湾商贸综合体,福禄居、福寿居、福延居等特色民宿,以及渼陂柚子酒馆等商业建筑,以此为基础,承载东固传造像工坊、烙画工坊、临江古窑宋青花工坊、艾灸体验馆、庐陵文化数字体验馆、田园庐陵、庐陵味道小吃、文山小馆、diy手工体验坊等1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形成食宿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链,并使之上有文化氛围,下有工商基础,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得到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坚持以现代科技激发传统村落生命新样态。渼陂古村秉承“出奇、出新、出彩、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认为保护传统文化空间实际上是同时建设现代文化景观,只有依靠先进技术产业将历史高光与产业爆点恰到好处地结合,才能赋予传统村落新的发展动能。聚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渼陂古村庐陵文化与红色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开发特色旅游业态。以数字技术向游客呈现庐陵特色文化,将旧街老屋打造成庐陵文化数字体验空间,复原古街独轮车送货、二八大杆自行车、民国风邮局、当铺和寄卖行、黄包车、传统美食、街头杂技、提灯夜游旗袍秀、老仙茶馆等20余个生活场景,将古街昔日商贾云集、水驿链接的文明场景通过技术手段完成“穿越”,从而使“保存完善的古村”和“技术复原的古代”两大元素产生强大化学反应,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举办以“非遗传承 逐梦庐陵”为主题的中国非遗灯彩节,用现代光影点亮传统文化,为观众呈现美轮美奂、情景相融的的视觉盛宴。常态化演绎小小竹排江中游、水幕电影、庐陵采茶戏、渔鼓道情、庐陵婚俗表演等节目,让游客切实感受渼陂古村蕴含的特色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此基础上,餐饮、销售等固有业态得到增益,新的产业形式,诸如沉浸式剧本杀、角色扮演类展会等等,也可以快速落地融合。

二、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机制的“三重塔”结构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在产业、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带动效益不断显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学者中多倾向从产业研究和政策研究的角度,阐释总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律,比如:围绕“古”文化与“古”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维度、古村落运营与管理维度和“古”特征的传承与保护维度,做好古村落文旅文章等等,但不难从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要素,即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的客观情况,文化与产业融合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乡村发展的历史动线,并以此构建出宝塔式逻辑结构,即立足作为基石的文化遗产,搭建作为中层的文化与产业融合建设平台,追求作为顶层的乡村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永恒目标。

(一)基层:立足本地区村落文化遗产存在实况。渼陂古村保护开发,一方面充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最大程度保留自南宋以来形成的书院文化、祠堂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突出古村文化包容并蓄、融合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赋予历史文化遗产全新内涵。从食宿住行游购娱等基础需求出发,改善配套设施,引入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惠及人民群众。

由此可见,传统村落作为集乡风民俗、建筑特色、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有机整体,必须基于当地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合理规划、保护利用。要突出整体性原则,保护好传统村落中文物古迹、聚落形态、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和传统村落周边山丘、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完整呈现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文化特征。要注重原真性原则,不仅要保护传统历史建筑,还应保护村落内部街巷、水文、植被等环境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布局和整体历史风貌,充分展示传统村落积淀的文化内涵和蕴藏的历史生命。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科学有效保护的同时,应坚持有利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坚持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坚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得以延续,以实现合理利用、永续发展。要强化村民参与原则,作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展示者、传播者,村民参与应当贯穿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个过程,包括对住房的建造、维护,对周围环境的管理、改善,对保护规章制度的实施、反馈等,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不断提升村民参与的行动自觉和思想自觉。

(二)中层:建设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保护是前提,发展是关键。渼陂古村将多样文化共同融入古村建设中,保持个性的同时达到融合共生,营造渼陂特有文化氛围。同时以文化创意为独有卖点,打造多个精品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古村赋能增值。事实上,传统文化与当代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机制本身也是村落自然生长的历史延伸。渼陂村史上,区域商业的兴盛始于明代中后期当地梁氏族人在村北陂头街开设店铺,至于清代,以梁氏家族为主的区域性商业组织已颇具规模,并以商养儒,形成了以商业区为核心的公共产业空间,和以书院、私塾、村学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间。两大空间相互交叠,方才构成了渼陂村完整的公共生活空间。这不仅无损于村落传统文化的弘扬赓续,更极大地改善村落发展条件和丰富居民生活。

由此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要注重原真保护,实现文化共生,注入产业活力,实现融合共进。叠合传统村落历史空间,激活多重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双向发展。从物质需求出发,着眼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重点发展主题民宿、商贸餐饮、特色客栈等基础产业。从精神需求出发,结合当地文化特点,重点发展休闲娱乐、戏曲唱演、文化体验等特色产业。打造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文化创意为主体,文化展示体验为核心,包括观光、商贸、休闲、住宿、演绎、展览、创意设计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实现历史空间、文化故事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相互促进、和谐共融的永续发展模式。

(三)顶层:引导乡村发展未来方向。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规划作为机制顶层,影响着中层结构的设计改造和底层基础的认识利用,发挥着方向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就渼陂古村而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到《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再到《青原区文物保护规划纲要》《青原区文陂镇总体规划(2014-2030)》等各类政策性文件,从上至下、层层递进,为渼陂古村保护和发展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着力打造江西文旅融合发展靓丽新名片。同时,强调以渼陂古村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为辐射点,带动周边地区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离不开基于宏观政策和现实环境考量下所作出的顶层设计。一方面由点到面,从短期、中期、长期进行纵向考虑,分别确立规划原则、理念、策略以及愿景,分步实施,逐层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建设一张图。同时,与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成功案例进行横向比较,挖掘共性内容,借鉴经验做法。另一方面由面到点,充分考虑传统村落区域功能布局,深入挖掘独特地域文化优势,提炼主题特色,打造个性亮点,推进传统村落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同时发挥带动效应,推动周边资源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化效应,实现本地区文化资源繁荣发展。

作者:王琳 曹跃(作者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