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以现代激活传统之美——陕西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见闻-人生就是博官网

农民日报社主办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三农头条 详情

农民日报客户端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民间艺术,以现代激活传统之美——陕西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见闻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江娜等
  • 2024-02-23 08:12:41

开栏的话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为此,本报选取来自多地基层一线的典型实践案例,探访其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经验做法,即日起开设“农耕文化里的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地方实践”专栏。敬请关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众人齐诵荡气回肠的诗句,交响乐和中国传统乐器合鸣奏响,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山河诗长安》,不仅激扬起跨越时空的文化自信,也再次直观展现出陕西的深厚文化底蕴。

秦时明月,汉时雄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看文化家底,陕西可以说是“天赋型选手”。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陕西横跨3个气候带,兼具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特色的地理禀赋,又孕育出风采各异的民间艺术——

“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咱们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这是高山乡野里孕育的信天游;“东方收了走东方,西方收了走西方。东西南北都不收,背上三弦讨四方。”这是在人情世故、爱恨情仇里寻生机的陕北说书;“五尺纱窗灯一盏,七紧八慢戏一班。‘喔呵呵呵’一声喊,老人哈哈孩童欢。”这是隔帐陈述千古事的华县皮影……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靠“天赋”,更需要不懈探索和努力。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激活民间艺术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此为指引,陕西着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民间艺术这笔宝贵财富,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持续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近来,记者踏访三秦大地,追随着乡野间的“诗和远方”,从那人、那歌、那舞中,探寻陕西民间艺术“花”开正盛的原因。



既生生不息,又包罗万象——

民间艺术画卷百花争艳


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陕西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与乡土大地密不可分,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的瑰宝。

一孔连一孔,一排垒一排,窑洞沿着山梁的弧度铺陈在黄土大地上,勾勒出浓郁的乡土气韵。走入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陕北风情扑面而来。

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就藏在这层窑叠院中。农耕器具、石刻陶艺、传统吃食、服装鞋帽……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传统的农耕文明,从精湛的民间技艺到流传久远的民风习俗,博物馆里15万余件农家什物生动再现了陕北农民原生态生产生活场景。村民们把文化记忆装进博物馆,也把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放上乡村大舞台。旅游旺季,由赤牛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每天如约而至。蓝天之下,黄土之上,头戴白羊肚手巾、腰系红绸的村民穿梭于一道道沟峁间,用富有地域性的民俗活动和表演方式,演绎黄土地儿女的喜怒哀乐。



当唢呐声响、红绸飞扬,那抹鲜亮不仅唤醒了游客记忆中的乡愁,也激扬起村民的精神风貌。村民高卫勤因手握标志性铜瓢、表演投入动情而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马勺哥”。他在快手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向网友们直播村里的民俗活动,如今已经收获18万粉丝。

传承与发展,古老与鲜活,民间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不仅在赤牛坬村,更在三秦大地上蓬勃生发。

站在延安市安塞区延河边上遥望墩山,一座高达22米的巨型腰鼓稳稳伫立,正是这里诞生了黄土地上“最美的迪斯科”——安塞腰鼓。急促的鼓点、铿锵的吼声、雄浑的舞姿,表演者时而转身,时而踢腿,陕西汉子的淳朴彪悍和热血刚劲在一片尘土飞扬之中尽情挥洒。

冯家营村村民周志塞有着几十年的腰鼓经验,“安塞腰鼓讲求的就是一股猛劲、一股蛮劲、一股虎劲,正是属于我们黄土地上的舞蹈。”他告诉记者,在冯家营,男女老少皆会腰鼓,村里建起了“千人腰鼓大舞台”,可容纳千人同时表演。极具特色的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最多时可日接待游客1万余人。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苏轼的诗句印证了宋代西北边塞腰鼓的盛行,也诉说着腰鼓文化的源远流长。在陕西,民间艺术的生命力不只在久远,更在多元。比如,尽管同属一个市,安塞腰鼓、黄陵抬鼓、黄龙猎鼓、宜川胸鼓、壶口斗鼓之间,却是各有风华。再如,洛川剪纸在自我演化中分出南北两个流派,北派粗犷,南派细腻,和而不同。

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的展厅里,百“画”争艳。构图大胆、造型夸张的安塞农民画,起源于衣服补丁的延川布堆画,以麻袋片为底、用毛棉线制成的洛川毛麻绣,五色糜子粘制的吴起糜粘画,烟火熏就的富县熏画……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党德生告诉记者,以上各县相距不过百里,却孕育演化出完全不同的民间绘画种类,经由代代相传,目前已分别形成较为成熟的艺术造型体系。

既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共性,也有各自难以取代的鲜明个性,既根植传统,又与时俱进——这正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它们包罗万象,不仅蕴藏着宅居陈设、酒食酿制、行为礼仪等内涵,深深浸润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并且体现着不同地区的性格基因和审美情趣,影响着形态各异的情志表达。中华沃土之上,体量饱满、蔚然壮观的艺术画卷徐徐展开。

既浓缩历史记忆,又富有时代气息——

优秀民间艺术是不过时的宝贵财富

1974年,我国邮政部门曾发行一张特殊的农民画邮票。邮票上,一片嫩绿返青的麦田中,生产队妇女们一手拿锄、一手提篮,浓浓春意和火热劳动场面交织,洋溢着无限生机与活力。这枚邮票,正取自陕西户县农民李凤兰的作品《春锄》。李凤兰说:“农民画就是从生活出发,我喜欢画劳动,谁劳动我就爱画谁。

50年过去,年轻一辈画家接过上一代的画笔。直播带货、广场舞、观光农业、科技大棚……新时代元素正渐次浓缩进户县农民画新秀白瑞雪的画作上。新技法、新内容、新气象,但这些画作的内核始终未变——从生活出发,看到什么画什么。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在陕西,一个个民间艺术作品中,浓缩着那个年代三秦大地的生产生活,又与时俱进记录着今日乡土人情的新变迁。

“羊啦肚子手啦巾呦,三道道蓝……”听到嘹亮的陕北民歌,不由让人想到当年黄土高原黄沙弥漫、远山近峁渺无人烟的景象。“陕北民歌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讲解员苏媛媛介绍,陕北民歌是一种最赤诚最直白的情感宣泄,是陕北民众唱给自己的歌。有此,陕北民歌高亢、直白、质朴,便不难理解。



如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更好了,城乡也更为繁荣,陕北民歌产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其不仅在活态传承中焕发生机,还成为地方一张响亮的名片。榆林市专门建起陕北民歌博物馆,自2018年5月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并连续十多年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集中展演榆林小曲、陕北民歌等优秀民间文化,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喜爱。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正是陕西地理环境和生活日常的描摹和展示,也是地方发展和惠及百姓的宝贵财富。

“三根琴弦,一张绣口,说尽千古往事。”在延安曲艺馆的大门口,陈列着一把曲项琵琶,古旧的纹路无声诉说着陕北说书的悠久历史。副馆长石雨介绍,曲项琵琶由波斯传入我国,后被应用于陕北说书。作为陕西民间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陕北说书以说唱、表演长篇故事为主,今天听到的陕北说书,正是文化交融、代代相传、不断演进的艺术结晶。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石雨对于陕北说书的兴趣愈发浓厚,“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将各种乐器和表演形式融合,更在于每段故事都有浓郁时代气息,这里面藏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越品越有意思。”

吼一声老腔、敲一段乐鼓、舞一曲秧歌,看似粗犷朴实的表达,却包含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细腻情感。正是这些浓缩了历史记忆、承载着时代气息的民间艺术,生动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生命观、生活观和道德伦理观,共同构筑起了厚重深沉的黄土文化。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从一域观全局,民间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行的根和魂,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双向奔赴

怎样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把重点放在“连接点”上,着力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稚拙的形态……凤翔泥塑是中国四大泥塑之一,据考证起源于周秦,用以展示周秦普通民众以泥为形的日常生活世界。如今,古老的技艺正以独特方式焕发新意。作为胡深家族泥塑手艺第六代传承人,韩建斌在作品中融入卡通元素,大胆采用蒂芙尼蓝、茱萸粉等新颖颜色,赋予作品以全新面貌。他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探索网店营销,尝试将国潮风与泥塑形象巧妙融合,设计出衣服、围巾等文创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民间艺术只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生活同步,才能不断补给发展能量。”韩建斌说。



一方面,新的表达、传播、应用,成为凤翔泥塑融入现代生活的“点睛之笔”。一方面,通过规范运营、整合资源,凤翔泥塑正更高效地产生规模、贴合时代。

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六营村组建了泥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负责生产制作,合作社统一进行收购销售,泥塑产业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2023年泥塑产值实现4860万元。以泥塑产业为龙头,六营泥塑体验园及非遗研学基地项目投入使用,目前村里形成集吃、住、游、购、娱、产、学、研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如今,全村268户群众以泥塑生产为生,村民们的泥塑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泥土里生长的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泥塑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就了一个小村依靠单一手工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奇迹。

凤翔泥塑是一个成功案例。但更需要看到的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传承发展不能一概而论或整齐划一,而是要去粗取精,经过科学扬弃后为我所用。



比如,对一些糟粕的甚至有害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抛弃。对一些因脱离当下生产生活、注定消逝的传统技艺,如油灯、犁铧、箍桶等,也大可不必过分苛求。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传承发展和弘扬光大那些精华的、优秀的、有益的部分。

在这种双向奔赴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新又新,呈现出强大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政策宣讲“干条条地讲,群众不喜欢”,为此,陕西近年来将宣讲与群众喜闻乐见的“陕北说书”结合,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一场场宣讲“满堂彩”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管是注定消逝的,还是焕发生机的,抑或拥有天然生命力的,其基本逻辑内核都在于“人民”,民间艺术生发于民间,因人民而生,为惠民而兴。如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要以人民导向为价值取向,立足新的形势和需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

在榆林,各类民间艺术进校园、进社区,通过“ 节庆”“ 活动”等方式持续走入老百姓日常生活,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奔赴。为了优化民间艺术良好生存环境,当地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把子洲、绥德、米脂、横山等地的说书艺术项目统一归并为“陕北说书”,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其他民间艺术门类相继效仿,引得一批批“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落户榆林。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制定、人才培养、项目推进自然是其题中之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满足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利益和构建文化生存空间,进而引导培育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时代在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当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历史文脉也在创新中延续。

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是秦岭脚下一个小村。走进村里可以看到,村民的笑脸被绘制成主题壁画,大师作品点缀成村景一角,一栋栋极富艺术气息的建筑犹如艺术街区。每年,村里举办“忙罢艺术节”,秦腔戏曲与钢琴吉他以大山为背景轮番上演。在这里,稻田化身舞台剧场,村庄变成艺术空间,村民是艺术的受益者,更是艺术的参与者。

“忙罢”源自当地“农罢会”的传统习俗——每年丰收后,村民们走亲访友,尝新米、庆丰收、唱大戏。2018年,以此为名,西安美术学院的师生打造了第一场乡村艺术交流节。如今,“忙罢艺术节”已走过5届,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各项活动贯穿全年,并衍生出更多节会,吸引着越来越多艺术创作者来到这个小村。

融入众多现代元素,是否会担心让传统民间文化变形?对于记者的问题,蔡家坡村“忙罢艺术节”总执行崔凯敏这样回答,一些艺术形式在丢失,但一种新的艺术文化也在重塑。或许有一天,“忙罢艺术节”也将成为一个指代名词,变成关中地区群众共同认知里的新民俗。

文艺润三秦,乡村更和美。近年来,陕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扎实加强文化建设,在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夯实根基、打造品牌、活化利用、融入生活的发展之路。全省命名了40余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7个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续举办陕西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活动,打造“我们的节日”民间文化品牌,文化陕西“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三秦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民间艺术融入现代城乡生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立足自身特色,创新创造之路越走越宽广,民间文艺百花园繁花似锦,竟吐芬芳。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江娜 梁冰清 胡明宝 王岩


关于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人生就是博官网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